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打响新的发令枪——全力打造产业高地,聚力建设幸福之城。为贯彻县委决策部署,围绕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我开展了系列调查研究。3月上旬,带领县人大部分同志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赴无锡高新区、杭州萧山区等处进行了考察学习。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和区镇座谈会,听取县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人社局、行政审批局(县政务服务中心)、招商局、供电公司等政府职能部门、县板块培育牵头部门和开发区、高新区、滨海新区等区镇相关情况交流汇报。通过调查研究,对海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趋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从新时代发展要求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是着力点,制造业是主战场。加快推进海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正是深入践行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部署的具体化、“海安化”,是对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命题作出的与时俱进的有力应答。
从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潮流所向。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国家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这些国家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我国已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左右,中国已是位居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必须放眼全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华山一条路”。
从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从国内先进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来看,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瓶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无锡高新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五大产业,着力做好项目提质、龙头引领、中小培育、存量增效、创新提升、资源节约、绿色工业等七大提升工程,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杭州萧山区围绕恒逸、翔盛两大产业龙头,打造化纤产业“全产业链”,产业高地渐露峥嵘。
二、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基础优势
近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保持了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7年,我县在全国工业百强县排名列第30位。
(一)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2015年,我县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应税销售超千亿目标,2016年、2017年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2017年全县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348亿元,增幅17.5%,总量继续领跑全市。规模企业总数达到909家,均居全市第一。亿元企业220家,超10亿元企业22家,文凤化纤、联发纺织、鑫缘丝绸、欧贝黎4家企业销售突破50亿元。联发、铁锚、通润入围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鹏飞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铁锚、天楹2家企业荣获省制造突出贡献奖优秀企业。威尔曼、铁锚、鹰球获评省经信委小巨人企业,天楹、亚太轻合金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产品”审核。
(二)产业规模发展具备基础。
板块带动能力增强。产业集群开票销售占全县工业的78%,开票销售百亿元集群达到3个(时尚锦纶、现代纺织、新能源)。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三去一降一补”各项工作扎实推进。13个项目列入省级PPP项目库,其中8个项目成功落户,均居全市之首。“五化并进”“六力驱动”试点经验全省放样。发展动能加快转换。从“两新”产业看,2017年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59.21亿元,同比增长26.6%,高于全县工业产值增幅11.6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的50%,较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提升率全市第一;完成新兴产业产值1004.1亿元,同比增长20.7%,高于全县工业总产值增幅5.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的39.9%,增幅全市第一。其中“3+3”重点产业实现应税销售578亿元,同比增长17%。
(三)载体平台建设得到加强。
坚持科学定位、集聚集约发展,先后建成江苏长江以北首个落户县级城市的国家级开发区、苏中首批落户县级城市的省级高新区、沿海开发前沿阵地老坝港滨海新区、省级专业商贸物流园区、7个特色鲜明的镇级科技产业园,形成了“三区一园七镇”开放开发载体群。常安纺织科技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时尚锦纶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发区台商产业园、高新区台商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稳步发展。
三、我县工业经济存在困难和不足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海安工业经济已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积淀了平台、产业、企业、营商环境等多方面的优势,打造产业高地具备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亟待突破瓶颈。
(一)缺乏地标性领军企业。
龙头引领有待加强。虽然我县培育了一批运行质态良好的10亿元、50亿元大企业(集团),但是从整体上看,规模总量还不够大,各产业板块普遍缺少引领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缺乏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部分本土企业规模扩张很快,但运行质态不佳。如:新型金属材料领域2017年销售额超3亿元企业5家,高性能磁性材料领域超3亿元企业仅有1家;我县锻压机械制造企业100多家,但小规模企业数量居多,规模以上企业不到一半,亿元企业只有6家,仅有瑞安特一家超10亿元的企业,年销售第二的江海机床集团只有4.8亿元,江苏省钣金机械“三巨头”扬力、金方圆和亚威3家企业年销售已达40多亿元,而我县100多家企业年销售只有40亿元。上市工作未有明显突破。我县亿元企业220家、规模企业909家,全市最多。但无论是主板入轨企业(8家),还是重点后备企业(主板30家、新三板55家),数量都不多。目前,我县主板上市公司仅有两家,且无报会企业。南通各县(市、区)中,最多的通州区有8家,如皋有7家,如东、海门、启东也各有4家。
(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近年来,我县部分优势企业已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起了较好的产学研合作研发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看,企业自身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除少数领军企业外,大部分企业主要以跟踪模仿为主,“技术跟随”特征较为明显,部分中小企业研发能力不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偏低,缺乏领军型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性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产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档。
(三)产业层次亟需提档升级。
我县产业结构性矛盾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产业层次有待提升。部分产业分布散、规模小、秩序乱的现象比较突出,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短板明显。如纺织产业产品初加工比例较大,中小纺织企业整体装备水平还不高;化纤产业主体主要集中在切片、纺丝阶段,上下游产业链不完整,终端的织造和服装企业相对较少,缺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锻压机械行业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智能化水平低,普通机型多,数控率低,单机产品多,成套设备少;建材机械产业除龙头企业鹏飞外,大部分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国际竞争力不足,导致“走出去”未成气候;汽车零部件产业虽拥有40多个门类的零部件产品,但核心级的发动机、各类总成、底盘技术、变速箱等汽车部件或组件所占比重甚微;电梯产业配套件基础较好,市场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较高,但适用于高速、大吨位电梯的一些关键部件发展较缓慢;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电工电气产业高端装备还不太多,产业内特高压、节能型、智能化的变压器产品较少;新材料产业,以基础原材料或中间体为主,大部分处于产品链条的某一段,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较少,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产品并不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机器人企业数量、规模都较小,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四)园区平台建设有待提质增效。
我县载体平台空间布局合理,拥有国家级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商贸物流产业园区等一批产业定位明确、配套功能完备、产业政策集聚的专业载体平台。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园区行业影响力不够大、专业配套水准有待提升,园区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的运作机制、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常安纺织园、中意生态园、机器人特色产业园等平台优势有待转化为产业效益,整个城市的商务服务配套、城市功能打造仍有待提升。
(五)集聚集约绿色发展有待加强。
土地后备资源日渐匮乏。我县每年工业用地主要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而新增建设用地必须实现耕地“占一补一”,这给新上项目用地带来压力。亩均税收偏低。据国土部门调查,我县亩均税收只有4.23万元,低于全市6.01万元/亩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土地节约水平有待提高。征而未供的现象突出,全县目前批而未供面积10427亩。产业项目集聚度不高。部分区镇产业项目分散,没有注重向特色园区集聚,集聚和规模效应未能充分显现。绿色发展亟待重视。工业企业污水入管率较低,排污口分散问题较为突出。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节能减排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绿色生态理念有待强化。
从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短板来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民心所盼。新时代的海安只有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在北沿江地区脱颖而出、跨越发展。
四、关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高地的思考
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高地是保持海安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海安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大战略举措。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高地,必须举全县之力,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路径,把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作为主阵地,把中高端产业建设作为主选项,全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总量、优质企业群体、发展质量效益、集聚集约水平、持续发展能力等在长三角北翼处于领先地位,力争使我县工业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制造业集群。
结合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对海安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提出如下思考:
(一)强化集群培育,高质量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强化产业规划引领。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规划,邀请全国行业内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到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把脉问诊”,编制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路线图”。优化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规划,科学确定发展方向,研究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落实3—5年发展规划和年度细化方案,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编制好产业发展规划。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大精准扶持引导力度,高端化发展锦纶功能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突破性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四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以高端纺织及装备、高新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及新材料为代表的地标性特色产业,做到精力聚焦、资源整合、政策集成,逐年推进,确保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推动新兴产业崛起。准确把握国家、省、市政策的支持方向和投资重点,寻找国家战略性前沿产业在海安布局的切合点,加大力度向上对接,引导鼓励现有企业密切跟踪技术前沿和市场需求,加大研发投入,超前谋划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新兴产业项目,全力打造有影响、有位次的“上海北大门新兴产业集聚区”。
(二)突出培大扶强,高质量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打造行业标杆企业。继续实施好“一企一策”,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开展资源整合和资本运营,通过兼并重组、资产收购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做强做大主业,补齐发展短板,全力培育一批技术优势突出、产业关联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带动全县工业加快产业转型和动能转化,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着力打造国内乃至全球知名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软实力。搭建品牌推广平台,提高海安品牌的影响力、认知度、美誉度。
全面实施质量和标准战略。围绕关键质量指标,推动企业建立质量强企创新机制,指导企业引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大有效质量技术投入,突破质量发展“瓶颈”,打造精工产业,推动全县重要产业加快质量创新。加大政府质量奖培育规模,构建从现场管理良好行为企业、质量标兵企业到县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再到省质量奖、中国质量奖的“金字塔”型创建梯队。鼓励支持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建设,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争取更多全国标准化技术组织落户海安。
大力推动企业上市挂牌。持续开展好董事长工程,进一步解放企业家思想,积极主动对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加快我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进程,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抓好后备企业培育,确保资源富足,保持我县上市挂牌企业数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三)主攻项目建设,高质量积蓄经济发展后劲。
精准实施招商选资。聚焦重点产业,开展智慧招商。坚持产业发展中高端的战略取向,围绕补链、强链着力招引一批与我县产业关联度大的优质项目。按照集聚集约的用地原则,充分放大重点园区对优质项目的吸附作用,整合全县资源,强攻国企、央企、上市公司、世界500强、行业10强企业,着力突破一批发展质态好、创新能力强、产品档次高、财税贡献大、投资规模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
推进央企、军企对接。汇聚集群培育部门、区镇、行业协会、商会力量,分行业指导企业制定与央企合作方式和发展路径,促成企业与国企、央企、军企攀亲联姻,谋求股权、科技、资质等深度合作。
强化企业技改投入。坚持以技改投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走“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跨越发展之路。高频度、深层次登门对接企业,引导企业找准投向,加大投入推动本土优质企业“滚雪球式”发展。推动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制造水平,壮大智能装备产业,开发智能终端产品,提升智能服务支撑水平。积极策应“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全面推进接轨上海。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上海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新规律,围绕“4+4+N”产业,深度融入上海产业链分工体系,全面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努力把海安打造成上海都市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地、特色产业经济培育地、高端产业转移首选地、园区合作共建示范地。
(四)注重创新引领,高质量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调,充分发挥一批大企业持续创新、连年高速增长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大、研发能力强、智能化水平高、品牌形象好、国际化程度高、社会贡献度大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我县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地区的重要标志。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走“专精特新”之路。
突出创新成果引进和转化。以系统思维、战略举措,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注重校企个性化合作,探索完善联合研究、技术入股、独家转让等多种合作形式,实现借风启航、借帆发力。每年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少于200个,确保50%以上项目产品形成高新技术产品。
倡导企业首创精神。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供给水平,推动县域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供给、生产端入手,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申报、落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加快高端人才集聚。深入实施“海纳英才”计划,围绕“产业+项目+人才”三维模式招引高端人才,加快引进国家级顶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高层次产业人才,确保“4+4”产业都有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在全省或全国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家;培育一批能够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
(五)推行绿色制造,高质量推进集聚集约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江苏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案》,以促进制造业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绿色发展为目的,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和绿色产品设计开发为主要内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工作,制造绿色项目三年培育计划。推广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实施一批清洁改造项目。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改项目,使企业的污染源得到有效的控制、节能降耗技改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达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效果。
打造专业化特色园区。聚焦“一特三提升”工作指向,借鉴苏南及周边先进地区建设专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按照“功能齐全、基础完备、有核心竞争力”定位,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产业园、常安纺织科技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时尚锦纶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发区台商产业园、高新区台商产业园等七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明晰各园区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制定具体行动方案,谋划重大功能性、支撑性项目,打造专业化、特色化、集聚化、生态化的现代产业园。
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绩效综合评估。坚持以“亩均效益”论英雄,出台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办法,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地面积3亩以上规下企业从亩均销售、亩均税收、单位能耗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按得分高低排出优先发展类(A类)、鼓励提升类(B类)、监管调控类(C类)、整治落后类(D类)四类企业。科学运用综合评价结果,分类制定用电、用水、用气等差异化政策措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引导低端产业退出。加大“散污乱”企业关停力度,持续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三行业”整治工作,依法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低端低效产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针对产能过剩企业、低端低效企业、生存困难和“僵尸企业”、精细化工园转产转型及“走出去”发展企业,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合理利用好“去产能”腾出的资源空间,通过注资入股、招商引资等方式,盘活资产和人才,焕发企业活力。
(六)落实保障措施,高质量打造最佳营商环境。
强化考核导向。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对工业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业绩评价和目标考核体系,科学完善项目质量评估办法,推动提质增效。建立完善鼓励激励机制,提振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精气神。
注重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任务,出台支持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要进一步优化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把有限资金尽可能地用到主导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振兴上,用到重大项目、关键技术和高端人才上。
弘扬企业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坚定企业家发展信心,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组织企业家赴境外、国内行业领军企业考察学习,不断提高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做强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打造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抓国家大力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机遇,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流程优化,不断提升我县“公铁水”物流体系发展内涵,构建区域供应链枢纽。
提升服务质量。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优化监督管理,叫响服务品牌。践行“店小二”服务理念,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扶商的浓厚氛围。协调解决重点企业、项目发展难题,完善配套化服务,努力打造多功能、高效率工作平台,开展保姆式、集约化的全程代理代办服务,努力打造一流的服务发展环境。